宝宝有w坐姿莫着急,不会导致O型腿
宝宝出生后,无论是动作发育或认知学习,每个小进步都让爸妈感到欣慰与兴奋。俗话说“七坐八爬”,观察宝宝的动作发育,从躺着、学会翻身,到7个月时用手撑着地面坐起,到会爬、会走,宝宝的每个新技能都是成长的里程碑,同时也是家长观测孩子发育是否顺利的指标。而大约1岁,父母常会发现宝宝的坐姿呈现W形坐法(即大腿外开、两只脚弯曲于屁股后方),这个对成人而言相对吃力的W形坐姿,让不明白原因的家长有些担心,他们急于知道是否需要立即矫正。
宝宝初期的自然发育过程
适健康复科诊所副院长暨职能治疗师张旭铠表示,孩子7个多月时,配合手掌撑着地面坐起,视野变得辽阔,大大满足了他对世界的好奇。此时的坐姿因为是从躺着翻身而起,所以双脚会向前或呈现类似盘腿的坐姿,但当宝宝逐渐学会站立与行走,席地而坐就很容易变成W形坐姿。其中原因在于:一方面孩子的筋骨尚在发育当中,还很柔软,这个动作对他而言很轻松;另一方面,则是W形坐姿对还在进行平衡感发育的宝宝而言,此种坐法底面积相对大,也相对稳固,他不需多耗费心神留心自身的平衡问题,而能专注地于眼前的游戏或玩具,因此这个坐姿属于宝宝初期发育中的一个自然过程。
暂时性的现象
关于W形坐姿的早期文献,蕞早可追溯至20年前。国外学者发现脑性麻痹儿童因为全身肌肉张力较弱,因此总是呈现W形坐姿。然而,W形坐姿虽然是脑性麻痹儿童的一个特征,却不意味着小孩一呈现W形坐姿就需要担忧。张旭铠职能治疗师指出,虽然该坐姿与熟知的人体力学或关节角度相冲突,一般家长会担心孩子因为W形坐姿而容易有骨头脱位的风险。但事实上孩子的肌肉张力仍在发育中,筋骨很松,所以才会有暂时性的W形坐姿出现。建议家长可以观察,如果孩子在地面上游戏时,有时蹲、有时盘腿、有时跪、有时在小椅子上玩,W形坐姿与其他姿势的出现频率都很平均,那就是正常的发育过程。但如果宝宝每天、每次都只有单一坐姿(W形坐姿),或是3岁后W型坐姿仍频繁出现,那就必须留意。
一般而言,W形坐姿虽能确保宝宝游戏时的稳固程度,但随着孩子长大,对环境的反应愈发灵敏,W形坐姿反而不如盘腿坐姿容易立即移动(例如:若要闪躲丢过来的球,盘腿坐姿比W形坐姿容易站立或变换姿势)。因此,为了更灵巧地完成活动,当孩子的动作发展趋于成熟,他会逐渐自我修正,越来越频繁地从W形坐姿转换成其他方便移动的坐姿。若3岁后W形坐姿的情况还是经常出现,建议应即时就诊,请职能治疗师协助确认状况。
不会导致O形腿
张旭铠职能治疗师说明,宝宝腿型的发育实际存在着所谓钟摆效应(在发育成熟前,如同钟摆的摆动,经过“往左”与“往右”的持续修正幅度后,才逐渐趋于中间位置)。从母亲怀孕时蜷曲在妈妈腹中,出生后呈现轻微的O形腿,到2岁时逐渐变直、再轻微发展成X形腿,在3~4岁后双脚才会逐渐发育成正常腿型。但也因为在宝宝腿型的发育过程中,难免会经历W形坐姿的阶段,因而家长容易将O形腿与W形坐姿做直接联想。事实上,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大。若真的担心,可能与外八的走路方式相关,但那也只是每日长时间都处于W形坐姿的宝宝才有的风险。
看完了这篇文章后,小编知道大家最关心的不光是O型腿矫正手术效果如何,对于价格是否合理也是十分在意的!市面上O型腿矫正的收费价格也各不相同,那么你所在的地区O型腿矫正什么价格才是合理的呢?导致这个价格不同又因为什么呢?如果想要知道你所在地区最划算的项目价格,大家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来询问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