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塑形填充注射——眶下区塑形(唇部、下颏)
今天的分享《面部塑形填充注射——眶下区塑形》(丰颊、唇部、下颏)来喽~
1
眶下区塑形一、概述:
眶下区的注射主要包括“眼苔(卧蚕)”注射与下眼眶凹陷的填充。在DAY4中我们介绍了使用肉d素注射眼苔来减少下睑轮匝肌的厚度,从而减轻眼苔外观,与之相 反,有些患者因下睑部过于平坦,希望能有“卧蚕”外观,也有些患者因睑袋手术中切除了过多的下睑眼轮匝肌而导致下睑部位缺乏了正常的弧度曲线,都可使用填充剂的注射来使下睑恢复应有的柔和弧线。
有部分过于消瘦的患者,随年龄的增大,下睑眶隔内的脂肪逐渐萎缩而导致下睑部凹陷,或者因睑袋矫正术中切除了过多的眶隔内脂肪,导致下睑部的凹陷外观,也可以通过在眶隔内注射少量填充剂来进行矫正。
二、治疗方法:
1、术前麻醉 :
术前使用5%利多卡因软膏表面敷贴30~40分钟左右,也可在眶下孔处行局麻药点状注 射浸润麻醉。
◎眼苔填充注射示意图
2、注射示意图及注射方法:
(1)眼苔注射:于外眦下方由外向内进针,行较短的连续线状注射或单点注射,至皮肤微凸起,左手可轻提下睑皮肤,以掌握注射层次与注射剂量
(2)眶下区凹陷:贴眶缘由外下方向内上方进针直人上眶隔脂肪层,少量点状注射至表面稍凸起后抽针,按压塑形,若有凹陷,在相应处的眶隔内小心补充注射。
3、注射层次:
(1)眼苔:皮下或眼轮匝肌浅层。
(2)眶下区凹陷:眶隔内。
4、参考注射剂量:0.2~0.5ml/侧。
5、注意事项:
(1)眼苔注射:
下睑皮肤极薄,且与眼轮匝肌连接紧密,故很难精确地区分实际的注射深度是皮下还是肌肉浅层;左手可提捏或绷紧下睑皮肤以辅助,注射时应尽量一针完成,以免造成不连续外观,注射剂量要小,以免造成下睑臃肿外观。
(2)眶下区凹陷注射:
眶下区凹陷的注射剂量要格外谨慎,进针要准确地深入眶隔内,避免注射人皮 下或刺伤眼球,首次注射剂量切勿过多,以免造成下睑臃肿的睑袋外观,可少量多次注射。
(3)常与泪沟注射同时进行。
6、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1)眼苔过度凸起,下睑臃肿,外形不自然,若症状严重,且注射物为透明质酸时,可在局部少量注射透明质酸溶解酶。
(2)血肿与黑眼圈。
◎注射前后对比
2
唇部塑形◎唇部填充注射前后
一、概述:
口唇部(包括人中嵴)是下1/3面部最重要的美学单位,丰满的口唇普遍被认为更有女人味,许多年轻患者想通过口唇注射填充治疗来使口唇更加丰满,通常要对唇红部、唇红缘(唇线)和人中嵴进行联合注射,来达到理想的形态。
1、唇部的表面解剖与美学
口唇是位于鼻基部与颏唇沟之间的软组织,被横行走向的口裂分为上唇和下唇。上、下唇缘相交之夹角称口角,其正常位置约为尖牙与第1前磨牙相邻处,两口角间距与两角膜内侧间距应相等;上、下唇在口角处的皮肤和黏膜相互移行形成的皮肤黏膜皱称唇联合,张口时清楚可见,为容易撕裂之处。
◎性感丰满的唇及表面解剖
在上、下唇缘,显露于外表的皮肤与黏膜移行部呈红色的横带区称唇红部,其与皮肤相交处的清晰边缘称唇红缘,唇红缘为人类所特有,是显示上、下唇厚薄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上唇的唇红缘中部呈微上凸的“M”形优美弓状曲线称唇弓,亦称“丘比特之弓”,唇弓于中线两侧的最高点称唇峰,由唇峰向上达鼻小柱两侧的皮肤纵嵴称人中嵴,两人中嵴之间的纵沟称人中,是面部中线的标志,也为人类所特有。
◎有无丘比特弓的笑容对比
上唇正中线上的唇红部呈向前下的珠状凸起,称唇珠或上唇结节,这给上唇更增添了立体美感。唇珠上方的唇弓呈略向下凸的凹陷状称人中切迹,切迹在中线上的最低点称人中点。唇珠基底两侧的唇红部呈现前后走向的浅沟称唇珠旁沟,这使唇珠显得更为突出而丰满。
◎唇的美学数值
(1)上唇高度指鼻底至唇峰的距离,我国成年人上唇高度多在13~22mm之间。
1)低上唇:《12mm;
2)中等唇:12~19mm;
3)高上唇:》19mm.
(2)唇的厚度指上、下唇轻闭时,上、下唇红部的厚度(图7.117~图7.120),根据上下唇的平均厚度,大致可分为4类:
◎薄唇和厚唇
◎上薄下厚和上厚下薄
1)薄唇:厚度<4mm;
2)中等唇:厚度在5~8mm之间;
3)厚唇:厚度在9~12mm之间;
4)厚凸唇:厚度>12mm.
由于上下唇的厚度不完全一致,而且下唇通常比上唇厚,上、下唇厚度的比例约为2:3(近似0.618)最为美观和诸。亚洲女性美唇标准值为:上红唇8.2mm,下红唇9.1mm,男性则比女性稍厚2~3mm.嘴唇厚度会随着年龄而变化,在25岁以后,特别是40岁以后,唇厚度可明显变薄。另外,唇的厚度在人种方面的差别也额为明显。非洲人嘴唇最厚,北欧与北亚人嘴唇则较薄。同时,唇的厚度与鼻形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薄唇或中等厚唇常常与狭鼻形相关,而厚唇人则多长着阔鼻形。
(3)口裂宽度大约相当于在两眼平视时两瞳孔向下延伸的垂线上,通常可分为3类。
◎口裂的宽窄对比
1)窄型:<35mm,即所谓的“樱桃小口”,是女性较美的一种口形。
2)中等型:36~45mm,多数男女的口裂属此型。
3)宽型:46~55mm,俗称“大嘴巴”,口裂接近或超过外眦垂直线,对美观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往往能体现出人物显著的个性。
以亚洲人的美学标准,唇的凸度要与鼻和下颏协调,应与Ricketts平面基本相切。
2、唇部软组织的层次解剖 :
唇部的软组织由浅入深是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肌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
◎唇的解剖与填充的部位(下唇)
二、治疗方法:
1、术前麻醉 :
唇部注射痛感极为明显,术前除使用5%利多卡因软膏表面敷贴30~40分钟外,最好能同时联合眶下孔和颏孔阻滞麻醉,在上下唇系带及尖牙附近唇龈沟黏膜下注射少量局麻药,可更好地减少疼痛感。
2、注射示意图及注射方法:
(1)唇红缘:沿唇红缘行连续线状注射法注射极少量填充剂,即可使唇缘轮廓变得更为明显,以大大增加唇的质感;人中不明显的患者(如唇裂修复后的患者)也可通过这种注射来调整人中外形轮廓。
◎唇红缘填充注射示意图
(2)唇珠:于唇红缘或黏膜干湿缘进针,行点状或小扇形注射,至唇珠微凸起,抽针后提捏塑形至唇珠轮廓满意。
◎唇珠的填充注射示意图
(3)唇红部:于口角唇红缘或黏膜干湿缘进针,行扇形注射使唇红部微隆,抽针塑形后,可在稍内侧黏膜干湿缘进针补充注射,以形成“丘比特弓”的优美曲线,下唇的注射方法与上唇基本相同。
◎上唇唇红部注射示意图
◎下唇唇红部注射
注:从唇红缘进针患者相对痛感要小,故采用相对较多,而从黏膜干湿缘进针,则有利于形成唇的微外翻形态,对于较薄的唇更为适宜,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与要求,以及注射者的个人操作习惯来灵活选择。
(4)口角:最后可在口角稍下方口轮匝肌层行少量点状注射,以达到口角微微提升的效果,呈微笑表情,能够增加患者的亲切感。
◎口角提升填充注射
3、注射层次:
(1)唇红缘:皮肤与黏膜交界处真皮深层。
(2)唇珠和唇红部:黏膜下层。
(3)人中嵴:皮下。
(4)口角下方:口轮匝肌层。
4、参考注射剂量:上下唇注射总量1~2ml。
5、注意事项 :
(1)唇部注射时,要注意量的把握与分布,要中间多两边少,可人为地给唇部进行分区,以指导注射,避免盲目操作,这种分区并非要画在患者唇上(唇部面积有限,画了过多的线条反而会影响注射时的形态判断),而是术者应胸有成竹,注射前能在心中有一个分区概念,从而对各部位进行合理剂量的注射。
(2)术前的病史询问中,应注意是否存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史。如果有相关病史,应在术前、术后应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以防止感染复发。
(3)黏膜下层组织与皮下组织不同,任何填充材料都必须能够均匀地渗透到细胞间的基质中,才能避免表面可见或可触的结节,故应注射得更为均匀散布。
(4)填充注射后一周,进食尽量不要碰到嘴唇,避免进食过冷或过热食物,从
而使透明质酸或胶原蛋白流失加快。
6、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1)单纯疱疹:局部涂抹抗病毒软膏,严重时可全身抗病毒治疗。
(2)局部疼痛,皮肤苍白:有可能注射入血管,应立即停止注射,局部按摩或热敷,可口服阿司匹林,至 症状缓解,每日复查随访,5日后每周随访1次至症状消失,期间禁止再行注射填充。
(3)肿胀和皮肤青紫:一般1周内可自行消退。
3
下颏塑形
一、概述:
颏部位于面下部,其上部通过颏唇沟与下唇皮肤相延续,下部为颏下点,也是整个面部的最低点,左右两侧皮肤与颊部相延续形成唇颊部。下唇、颏唇沟和颏构成颏唇复合体,决定着颏的轮 廓。下唇突出,颏唇沟处向内凹陷,从而衬托出微向前翘 起的颏部。
中国女性大多喜欢下缘稍尖,微向前凸的颏部外形。
◎下颏凸度
二、治疗办法:
1、术前标记及麻醉:
术前使用5%利多卡因软膏表面敷贴30~40分钟,另可在颏孔行阻滞麻醉。
2、术前标记及定位 根据患者的要求(前凸、加长、加尖等),绘出注射范围,并决定重点注射区域及注射中心点,注射范围两边延伸应在颏孔内侧。
3、单点中央锥形注射法 适用于基础条件较好,仅需略微加高,或要求下颏尖塑形的患者。
◎下颏标记及麻醉点
在注射中心点处垂直进针直至骨膜上,先行单点或小扇形的锥形注射,再逐渐倒退注射至皮下,至形成一满意高度的下颏尖凸起。
4、多点多平面注射法:
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下颏填充塑形,尤其是伴有下颏骨性发育不良而导致凹陷的患者,一定要行多平面注射法,以形成立体的支撑结构。
◎中央锥形注射
◎下颏深层填充注射
(1)下颏基底注射:在注射区域边缘一侧或左右两侧进针,于骨膜上行扇形注射,加高下颏基底高度。
(2)下颏尖注射:略向内设新的注射点,行皮下浅层注射,注射同时注意提捏塑形,按患者不同要求,形成不同的颏尖形态。
◎下颏深层填充
也可从颏唇沟或略下方位置进针,对颏尖行皮下补充注射,可有利于形成微前凸的颏尖外观。
◎下颏浅层填充注射
(3)边缘过渡区域的修饰:按压塑形使注射后的下颏线条更接近术前设计标准,见线条不连贯之处,可根据情况在皮下进行少量注射补充,边塑形边反复少量追加注射,至外形满意为止。
◎下颏边缘过渡修饰
术后用弹性胶布对注射区固定,可有效减轻术后的肿胀以及填充物的移位和变形。
5、参考注射剂量:1-3ml。
6、注意事项:
(1)尽量深部注射,以获得一更为稳定的下颏结构。
(2)仅仅是对下颏尖进行少量微调塑形,以使其外形更加尖锐小巧的患者,可只在皮下做少量注射。
(3)由于审美观的不同,在大致形态出来后,应不断与患者沟通调整形态,以达到双方最满意的效果。
(4)过于严重的下须后缩,单凭填充剂注射难以达到符合美学标准的程度,且患者要求较高的情况下。
7、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1)局部异常凸起:常可见颏部异常凸起,下颏区与周围衔接较差,缺少柔和的弧线过渡,常伴局部皮肤 变薄,表面红肿,触之有硬结,多因浅层(皮下组织)注射过多填充物引起,要牢记在浅层注射时剂量不能过多,在注射较大量的填充剂时,要尽量注射在深部(骨膜上),若注射物为永久材料,应尽快手术取出,以免因皮肤张力过大,局部压迫而造成其他的并发症,若注射物为透明质酸,可使用透明质酸溶解酶局部注射治疗。
(2)形态不佳或左右不对称:可能与注射时的左右侧剂量未掌握好有关,也可能与术后早期未良好固定填充物的游走有关,1周内可通过按捏塑形进行矫正,超过2周后难以塑形时,可注射追加少量的填充剂 来进行调整。
◎下颏填充对比
读完文章后,小编由衷的想告诉各位求美者,其实医美整形行业内的潜规则很多,真与假、专业与非专业真的要抉择好!变美和毁容有可能就在一个决策之间…尤其是之前填充过不明注射物,更要谨慎!文章内也不便多说…具体的事情,大家可以点击“在线咨询”,小编再和大家详聊~